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傳統法律、文化與社會
Law,culture,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俊強 
課號
Hist2104 
課程識別碼
103 5166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201 
備註
歷史系選修(30人)兼通識A2*(90人)。
總人數上限:120人
外系人數限制:9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1Hist2104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法律與社會、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。在獨特的文化之下塑造出獨特的社會型態,獨特的社會型態和文化產生獨特的法律。法律維護了當時社會的制度、道德和倫理等價值觀念,也反映了一定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。
中華法系獨樹一幟,前後存續二千年之久,對鄰近的朝鮮半島、日本、越南等國的法律,產生深遠的影響,與伊斯蘭法系、印度法系、大陸法系、英美法系並列為世界五大法系。十九世紀中葉以降,隨著歐美帝國主義的侵略,中華法系逐漸崩解。及至辛亥革命前夕,晚清頒定新的法典,中華法系正式走入歷史。它在今天已非任何國家的實定法,但其法律觀仍深刻影響東亞法律文化。
對於中國古代法律,大家是否都有這樣的印象:中國是無法的,即便有也是簡陋、粗糙的;審判時,君王官吏都是自由裁量、不可預計的;中國刑罰繁多,而且大多殘酷、野蠻;統治者視民命如草芥,動輒重刑處罰;中國官員缺乏法學教育,社會也缺乏專業的法律人階層;百姓視訴訟為畏途,故普遍厭訟……。以上的印象有多少是真相,又有多少是以訛傳訛的假相?中國傳統法律果真如此? 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明瞭此一法系的內容和特徵,並進一步認識其與傳統文化和傳統社會間的交互關係。最終希望同學注意中華法系進步性的一面,並能省思其在現代社會的意義。 
課程要求
由老師講授為主,但每講都會設計一些問題與同學討論,希望同學踴躍發言。每講亦會規劃一、二篇學術論文或基本史料,學生必須認真研讀。
評分標準
1.平時成績:15%(包括出席狀況、課堂表現、小考)
2.期中考:25%。
3.期末考:40%。
4.作業(論文摘要):20%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第一講 中華法系的特質
郭成偉,《中華法系精神》(北京: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,2001),頁66-84。
高明士,〈中華法系的特質〉,載於同作者,《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》(台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07),第玖章,頁273-290。

第二講 從古典刑法到傳統刑法
陳俊強,〈漢末魏晉肉刑爭議析論〉,《中國史學》,第14卷(2004年9月),頁71-85。
陳俊強,〈唐代的流刑─法律虛與實的一個考察〉,《興大歷史學報》,第18期(2007年5月),頁63-84。

第三講 中國成文法的誕生及其儒家化
瞿同祖,〈中國法律之儒家化〉,載於同作者,《瞿同祖法學論著集》(北京:中國政法大學,1998),頁361-381。

第四講 震古爍今的唐律
吳建璠,〈唐律研究中的幾個問題〉,載於楊一凡、劉篤才(主編),《中國法制史考證 乙編第一卷》(北京:中國社科,2004),頁395-437。

第五講 中華法系的最後高峰及其崩解
李貴連,〈近代初期中國法律的變革與日本的影響〉,載於劉俊文、池田溫(主編),《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(2) 法制卷》(杭州:浙江人民,1996),第七章,頁184-220。

第六講 明鏡高懸──中國古代的審判
夫馬進,〈明清時代的訟師與訴訟制度〉,王亞新、范愉(譯),載於王亞新、梁治平(編),《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》(北京:法律出版社,1998),頁289-430。

第七講 從「十惡不赦」說傳統的嚴重犯罪
錢大群,《唐律疏義新注》(南京:南京師範大學,2007),「十惡條」,頁19-43。

第八講 皇恩浩蕩──中國君王的恩赦措施
陳俊強,〈恩赦的效力及作用〉,載於同作者,《魏晉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討》(台北:文史哲,1998),頁137-165。
陳俊強,〈中國古代恩赦制度的起源、形成與變化〉,載於張中秋(主編),《中華法系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(2007)》(北京:中國政法大學),頁178-189。

第九講 冤冤相報何時了──細說歷代復仇
西田太一郎著;段秋關譯,〈復仇與刑罰〉,載於同作者,《中國刑法史研究》,(北京:北京大學,1985),第五章,頁73-91。
馬作武,〈復仇:兩難的抉擇〉,載於同作者,《中國古代法律文化》(廣州:暨南大學,1998),頁84-92。
 
參考書目
1. 陳鵬生等著,《中國古代法律三百題》,台北,建宏出版社,1996
2. 張晉藩主編,《中國法制史》,台北,五南圖書,1999
3. 瞿同祖,《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》,台北,里仁出版社,1984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成績 
15% 
出席狀況、課堂表現、小考 
2. 
期中考 
25% 
筆試問答題 
3. 
期末考 
40% 
筆試問答題 
4. 
作業 
20% 
論文摘要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0  課程說明 
第2週
9/17  中華法系的特質 
第3週
9/24  放假 
第4週
10/01  中華法系的特質 
第5週
10/08  從古典刑罰到傳統刑罰 
第6週
10/15  從古典刑罰到傳統刑罰/中國法律的儒家化 
第7週
10/22  中國法律的儒家化 
第8週
10/29  中國法律的儒家化 
第9週
11/05  震古爍今的唐律 
第10週
11/12  期中考 
第11週
11/19  震古爍今的唐律/中華法系的最後高峰及其崩解 
第12週
11/26  中華法系的最後高峰及其崩解 
第13週
12/03  獄與訟──傳統中國的訴訟與審判 
第14週
12/10  獄與訟──傳統中國的訴訟與審判/從「十惡不赦」說傳統的嚴重犯罪 
第15週
12/17  從「十惡不赦」說傳統的嚴重犯罪 
第16週
12/24  皇恩浩蕩──中國君王的恩赦措施 
第17週
12/31  放假(12月22日補課) 
第18週
1/7  期末考